目录
| # | 曲目 | 时长 |
|---|---|---|
|
1 |
粉红莲 (潮州丝弦乐) | 12:29 |
| 2 | 迎仙客 (潮州丝弦乐) | 06:56 |
| 3 | 浪淘沙 (潮州丝弦乐) | 06:24 |
| 4 | 四大景之首 (潮州笛套) | 08:15 |
| 5 | 八仙欢宴 (潮州笛套) | 05:31 |
| 6 | 耍孩儿 (潮州庙堂音乐) | 05:15 |
| 7 | 四韵调 (潮州庙堂音乐) | 07:03 |
| 8 | 昭君怨 (潮州丝弦乐) | 09:12 |
| 9 | 狮子戏球 (潮州丝弦乐) | 04:45 |
| 10 | 小桃花 (潮州丝弦乐) | 07:06 |
| 11 | 凤求凰 (潮州丝弦乐) | 08:34 |
| 12 | 锦上添花 (潮州音乐) | 04:19 |
| 13 | 絮阁 (潮州音乐) | 03:26 |
| 14 | 四朝元 (潮剧曲牌) | 03:30 |
| 15 | 挨书登楼 (潮州音乐) | 04:59 |
| 16 | 雁南归 (潮州音乐) | 04:46 |
| 17 | 柏舟操 (潮州音乐) | 06:12 |
| 18 | 福德祠 (潮州音乐) | 06:51 |
| 19 | 灯楼 (潮州笛套) | 06:30 |
| 20 | 莲花峰赞 (潮州笛套) | 08:15 |
专辑简介
传统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发扬,民族的需要走向世界,传播就是民族音乐最好的保护方式。瑞鸣音乐将本次录制作品以高品质数字化制作、保存及国际化推广,建立起系统而立体的、兼具宏观与细微的中国音乐地图系列,以向世界提供认识、感受中国音乐独特魅力的索引指南,也为民族留存一份满载着记忆和故事的珍贵语本,提供了解并理解传统中国的音乐系统资料,为后世留下可供无限浏览的民族深刻记录。
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其历史悠久,源头可追溯到唐宋古曲,文人被贬潮州以及中原人民迁徙潮州而带来了传统古乐,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潮州音乐,其风格古朴典雅、优美抒情,保留了诸多南音古韵。它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前者包括潮州大锣鼓、潮州小锣鼓等,后者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
潮州丝弦乐
潮州丝弦乐,也叫“潮州弦诗”,有人说潮州话里“丝”“诗”同音,也有人说读古乐谱韵味如念诗。历史上,文人被贬潮州以及中原人民迁徙潮州而带来了传统古乐,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潮州弦诗,它以潮州特有的二弦为领奏乐器,配以扬琴、琵琶、椰胡、竹笛等其他丝竹、吹管、弹拨等乐器进行合奏。乐曲可分为“儒家乐”和“棚顶乐”,儒家乐古朴雅致,棚顶乐朴实粗犷,目前流行的弦诗乐,多为传统儒家乐。
潮州笛套
相传南逃的南宋京都臣僚将宫廷衣冠文物、礼乐仪制,带到了潮阳,随时间流逝,宫廷音乐流传到民间、播落于潮阳大地,不再过分拘泥于宫廷规范,一代代艺人亦不断对其进行增益,因而变为雅俗共赏的潮阳笛套音乐。潮阳笛套音乐以大横笛领奏,配以其他丝、竹、打击乐等,风格古朴庄重、典雅清丽。
潮州庙堂音乐
佛教梵呗传入潮州后,吸取当地民间音乐精华,历经发展变化,演变为独具一格的潮州庙堂音乐,成为古刹寺庙里僧人或在家修行居士礼佛诵经时的伴奏音乐。其曲调主要分为香花板和禅和板,香花板与潮州民间小曲相互影响,富有灿烂活泼之趣,禅和板则更庄重肃穆、古朴典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