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辑库>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陕西 华阴老腔

会员专享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陕西 华阴老腔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陕西 华阴老腔

目录

# 曲目 时长

1

兵伐徐州 07:40
2 拜花堂 03:23
3 访白袍 06:52
4 敬德投唐 10:45
5 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 02:22
6 将令一声震山川 03:20
7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03:27
8 韩湘子探母 20:09
9 十样景 03:17

专辑简介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系列缘起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我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得到了经济发展、科技、便捷带来的福利,也失去了那些极其珍贵的原本不该失去的,比如母语,比如传统文化、传统音乐。那些妈妈教给我们的,奶奶、外婆教给我们的母语,以及一首首世代相传的古老的歌谣。

这些歌谣和母语有着家族的民族的深刻记忆,曾世世代代相传,直到传到我们手里。被时代遗忘,被我们遗弃,冷漠的任其消失,以过时没有流量的名义淘汰,无论曾经历百年、千年,多少风雨,即将遗失在我们手里。

我们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民族到底是贡献还是犯下过错,遗憾缺失?需要从行动中解答。我想,从我做起。以一个普通音乐人的力量,以每个人的力量,将会汇集成河流,流入大海,让这些古老的语言和歌谣得以传承,直到生生不息!

音乐制作人叶云川

2020年8月16日

《中国音乐地图》—听见陕西

用音乐找回民族记忆,从母语中寻找生命缘起。

音乐,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母语,它先于语言而生,诞生于最天然的心跳、身体运动的节律、胸腔与喉管的震动、原始的情感、和万物之间流淌的声音。一个民族可能没有文字,但绝不会没有音乐,而它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与风貌的最忠实的记载与反应,如一条鲜活血脉,源源不断输送着一个民族扎根所在的那片地层与地域的养分、和难以言状的印记。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失落了太多的记忆,然而从未有哪个时代,我们遗失得像今天这样迅速和难以挽回。可是当那些被一代代传唱、甚至历经千百年不衰的乐曲歌谣响起,一应模糊难辨、遥远难追的习俗传统、风土人情、文化面孔乃至自然风貌,便被重新唤醒,变得鲜活而清晰。这些歌谣,在今天面临岌岌可危的失传境况。因而瑞鸣对这些音乐进行采风式的收集、整理,录制,以世界级制作要求和水准,到当地民族文化之中,广泛采撷、拾取那些最原汁原味、也最弥足珍贵的声音,来唤起亲切的民族记忆,并藉由音乐重连那与自然、与生命的脐带。

一种音乐地理的表达探索

地图所对标的风貌,旋律所触达的基石

对于中国音乐来说,五千年文化,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五十六个民族,数百种民族乐器,近千种戏曲剧种,构成了太过庞大而丰富的音乐体系,想要领略中国音乐的全貌,或找寻进入这个音乐世界的门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经历16年民族音乐与世界文化融合探索后,瑞鸣音乐发起“中国音乐地图”计划,用地图的方式,对中国音乐整体,尝试进行一种系统性的整理和表达,令本土也令国际上的每个人,能在地图索引中,畅游中国音乐时空,藉由一首首乐曲,叩启地域风情,并被音乐引领着,溯洄于久远的历史河床,更容易也更立体地感受这浩瀚又神秘的音乐世界。

源于梦想和执着。2019年,瑞鸣团队在制作人、音乐总监叶云川的带领下,在录音大师李大康老师的指导下,走过全国十余省,在各地寻找到音乐厅、剧院等场地,运用世界级录音设备,以极高采样频率,录制下每个民间音乐人细微情感、呼吸和演奏演唱时的心跳,每一次瞬间的感动。本次实地录制历时近90天,参与采录的民间音乐人约580人,参与录制的演奏者中,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诸如张顺英、罗凤学、洪国壮等,亦有常年巡回世界演出的民乐艺术家赵家珍、吴玉霞等。涵盖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等近40个民族,精心录制音乐1038首,涉猎西安鼓乐、江南丝竹、智化寺京音乐等百余流派的精选民族音乐曲目,包含传统音乐名曲诸如《昭君出塞》、《出水莲》、《高山流水》等曲目,也有如《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等少数民族音乐史诗。体裁涉及少数民族宫廷音乐、山歌、牧歌、渔歌、劳动号子、戏曲、说唱、器乐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使用传统乐器多达213种,采集文字资料近30万字。

大者见大,微者见微

瑞鸣音乐17年历程,在一步一个脚印的采风中重绘华夏音乐版图。这既是一桩很宏观的事,承载的不止是广袤的土地,它有波澜壮阔的民族记忆,大开大阖的历史时空,乃至风姿百态的不尽河山……然而它同时又非常幽微和细密,音乐能带领我们抵达多么细节而层次丰富的体验?一个地域的气候、地貌、自然物宜,一个民族的性情、风俗、和古老的信仰传说,一个个体的情感、故事与生活场景……它们都在音乐中自然流淌,对有心人娓娓诉说着。

而对于这个音乐项目本身而言,它同样是当下又是历史的,是宏大又是细微的。我们用现代最世界前沿的技术手段,保存最传统和原生的音乐资料,尽可能追求极致的专业和每一处细节上的考究,来完成一件宏大而规模化的事情,并令它具备一个国际性的视野和传播效力。

制作人、音乐总监叶云川,是享誉国际的著名音乐品牌瑞鸣音乐创始人,所制作的音乐曾获得国内外180余个奖项,录音指导李大康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一级录音师、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除李大康老师外,参与录制的录音师近二十人,包括鹿楠楠、曹勐、杨震、张正地、陶煦等录音师。为更好的传播民族文化,项目全程以4k的精度三机位录制而成视频素材总时长约17500分钟,拍摄图片2万余张,充分展现各民族音乐人个性特征、乐器的历史沧桑变化以及创作过程自由交流表达、传统敬业的精神。并将制成1000条与录音对应的音乐乐曲视频、100个微纪录片,以及符合民族气质的高品质数字音乐、唱片及书籍,传播到世界。

以国际级制作水准,记录最传统的声音中国

瑞鸣音乐将本次录制作品高品质数字化制作、保存及国际化推广,建立起系统而立体的,兼具宏观与细微的中国音乐地图系列作品,以向世界提供认识、感受中国音乐独特魅力的索引指南,也为民族留存一份满载着记忆和故事的珍贵语本,提供了解并理解传统中国的音乐系统资料,为后世留下可供无限浏览的民族深刻记录。

陕西,一片古老而沧桑的土地。5000年前,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于此地揭开了厚重的中国历史的序幕。随后,在波澜翻涌的时间长河中,秦、汉、唐三朝皆建都于此,以大一统的气派将古代中国推向了盛世繁华的巅峰。昔日群雄逐鹿的关中平原上,巍峨的皇陵、蜿蜒的古长城和威武的兵马俑,记述由帝王将相和英雄美人演绎的传奇故事。高耸险峻的秦岭,将苍茫大地上错综复杂的水系,在此地分界为长江与黄河,也将山清水秀的陕南地区,与八百里秦川相互隔开。连绵起伏的北山山系,则划分出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的陕北地区,使人仰望峥嵘岁月,惊叹千沟万壑的黄土地所激发的坚忍不拔的生存意志。

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千姿百态的地缘风貌,在亘古的时光中,孕育了生活方式与灵魂气质迥异的五十六个民族,和随之对应的庞大而丰富的音乐体系。数百种民族乐器,近千种戏曲剧种,以及浩如烟海的音乐体裁样式,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上,因过于零散碎片化,而令现代人望而却步,甚至面临岌岌可危的失传境况。2019年,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情感的瑞鸣音乐制作人叶云川,在历经十六年的民族音乐与世界文化融合探索后,于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发起了“中国音乐地图”计划。瑞鸣音乐希望以中国地图的经纬线为坐标,以世界级的音乐制作水准,对民族音乐进行采风式的收集与整理。制作人叶云川,在录音大师李大康的指导下,带领整个团队,实际录制近90日,遍访陕西、新疆、吉林、江苏、广东等十余个省份,与580位民乐音乐人合作,以世界级录音设备及高采样频率,记录下1038首最为能体现本土风情的民族音乐代表作。而当代及后世的听众,可以藉由这些经久流传的乐曲,畅游于广袤而神秘的神州大地,领略多姿多彩的地域风情,体会沉淀于其中的历史底蕴和民族价值观。

这一站,让我们来到中华文化的摇篮,陕西,在这片雄浑苍茫的土地上寻古溯今,领略其所蕴含的自由豪放,兼具粗犷与细腻的音乐气质。诞生在关中地区的秦腔,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唱尽数千年来朝代更迭所带来的兴衰荣辱与悲欢离合。唐代的安史之乱中,由宫廷流传至民间的西安鼓乐,以庄重典雅的音乐风貌,使人得以窥见古长安城繁华若梦的盛世景象。高俊奇险的西岳华山下,华阴老腔的承继者们,在皮影戏的幕布后,吼唱出铿锵而悠远的英雄传奇。向南跨越秦岭,在绿水环绕、峰峦叠翠的山野风光中,领略清新委婉而又略带诙谐色彩的陕南山歌。再飞跃到陕西版图的最北端,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曲调激扬悦耳,唱词通俗易懂的陕北说书,散发出醇厚热烈的民俗风情。优美高亢的陕北民歌,则带着仿佛可以冲破一切束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飘荡在辽远的天地间,宣泄生活的艰辛,带来心灵的慰藉。

听见陕西,听见世代流传的悠悠乐韵,纵横于苍莽雄奇的三秦大地,感受豪迈洒脱而充满磅礴生命力的音乐精神。随后,让我们再由此地重新出发,奔行于由瑞鸣音乐绘制的这块恢弘壮阔的中国音乐地图中,在来自天南地北的原生态民乐曲目连缀而成的万里河山中,追寻绚烂辉煌的民族记忆,重新唤醒在五千年的风雨中几近湮灭的风土人情。让那些得以传继的古老语言和曲调,重新联结过去与未来,自然与历史,民族与世界,直至生生不息!

聆听陕西,聆听这世代流传的悠悠乐韵,遨游于苍莽雄奇的三秦大地,领略五千年历史的深厚积淀,感受灼灼燃烧的生命激情。随后,让我们再由此地重新出发,奔行于由瑞鸣音乐绘制的这块恢弘壮阔的中国音乐地图中。在来自天南地北的经典曲民乐目连缀而成的经纬线上,追寻与承继中华民族绚烂辉煌的历史记忆,以及奔腾不息、海纳百川的文化气韵。

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发源于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是当地张氏户族的家族戏。相传此地在西汉时期,是一处漕运直通长安城的军事粮仓。船工们在劳作时,为了统一动作,以木块敲击船帮为伴奏喊唱的船工号子,逐渐演变为这种板腔体戏曲剧种。华阴老腔的主要表演方式是皮影戏,传统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战争,以板胡、月琴、梆子等乐器伴奏,声腔粗犷豪迈,刚直高亢,给人自由畅快的听觉感受。

下载权限
查看
  • 免费下载
    评论并刷新后下载
    登录后下载
  • {{attr.name}}:
您当前的等级为
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 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 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 支付以后下载 请先登录 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
您已获得下载权限 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