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 曲目 | 时长 |
---|---|---|
1 |
土地戏 三妈赶脚 | 09:38 |
2 |
土地戏 劝世歌 劝酒劝色 | 05:02 |
3 |
土地戏 土地公婆显灵 | 03:32 |
4 |
四川下来蹲蹲儿岩 | 00:59 |
5 |
芭蕉树上挂红灯 | 01:05 |
6 |
去哒去哒又转来 | 01:29 |
7 |
娘试女 (feat. 李晓香) | 04:40 |
8 |
郎在高山打一望 | 01:52 |
9 |
欠姐歌 | 01:36 |
10 |
板栗开花一条线 | 01:12 |
11 |
槐树花儿香 | 02:14 |
12 |
阳雀催春 | 02:47 |
专辑简介
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祀,历经漫长时间,成为题材广泛、剧目丰富的民间戏剧,至今仍活跃在乡村,被赞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桑植傩戏,唱腔低沉,音域狭窄,充满了古代祭祀仪式中的情调,保持了“一人启口,众人帮腔”和“乐里藏音”的古代传统。与其他地区傩戏相比,具有唱腔丰富、更讲究故事完整的特点。傩戏中的土地戏,由老司扮演土地公、土地婆,游村走寨,相互对唱,祈祷农功,教导农夫勤耕勤播,莫误农时。
桑植民歌
位于湖南西北边陲的张家界市桑植县,高山耸立,溪流纵横,汉族、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多民族这里生活,创造了灿烂绚丽、多姿多彩的民歌艺术。据记载,桑植民歌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旋律优美、结构独特、题材丰富,可分为山歌、花灯调、小调、劳动号子等,反映了桑植儿女生活的方方面面,凝结着桑植儿女的情感和愿望。
桑植人喜爱唱歌跳舞,逢年过节尤其喜爱打花灯和演花灯戏,有“千台锣鼓响开台,万盏花灯闹新春”之说。桑植花灯的演出形式多为“对子花灯”,表演人数一般为一男一女两个角色,男子形象滑稽、诙谐,女子形象优雅、端庄。花灯种类繁多,有文花灯、武花灯、老人花灯、丰收花灯等,其唱词优美、曲调欢快、乡土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