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辑库>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安徽 合肥大鼓、门歌、文南词、淮北琴书

会员专享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安徽 合肥大鼓、门歌、文南词、淮北琴书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安徽 合肥大鼓、门歌、文南词、淮北琴书

目录

# 曲目 时长

1

酒色财气 – 倪国民 07:00

2

十二生肖没有猫 – 孟影、朱晓利、徐丽雅 08:55

3

十二月花风 – 倪国民 10:08

4

小两口抬水 – 孟影、朱晓利、徐丽雅 06:49

5

卖鳖 – 孟影、朱晓利、徐丽雅 05:03

6

陈姑追舟 – 吴海荣 03:56

7

妇孺迷恋文南词 – 朱慧慧 02:27

8

小姑山青又青 – 朱慧慧 01:49

9

十二月景象 – 郑稳、张艳、王平 04:26

10

春节卖唱歌 – 郑稳、张艳、王平 03:51

11

堂会祝寿 – 郑稳、张艳、王平 04:24

专辑简介

听见安徽,听见了不同的历史和山水,听见了久远的记忆和动人的质朴情感。浩荡江淮天际流,长歌一曲万里飘,歌声里承载的是每一位安徽儿女念念不忘的回家路。

合肥大鼓

安徽大鼓,又名大鼓书,是一种流行于安徽各地的民间曲艺形式。起源于淮河以北,相传是清代中期受北方河间大鼓影响发展而成,之后逐渐遍及安徽全省,形成南口、北口、花口三种唱腔。起初大多触景生情编故事,后来为了迎合听众,遂说唱历史故事。其中合肥大鼓书属北派,音调高遏行云,常使听者壮怀激烈、血脉扩张。

淮北琴书

民间说唱曲艺,因演唱时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据说,山东琴书传入安徽泗县,与当地老凤阳歌、泗州调、山歌、小调融合发展而成,因而又称“泗县琴书”。 其传统曲目丰富,旋律优美,板式繁丽,曲腔对文学载力强,既能说唱传奇大书,又能咏唱抒怀寄情曲段。

文南词

安徽民间小戏的一种,原系湖北黄梅一带渔鼓小调,清末由逃荒卖唱艺人传入安徽地区。其唱腔丰富,可分为两大腔系,即正本主腔和小曲两类,前者近似板腔体,优美动听;后者属联曲体,生活气息浓厚,淳朴流畅。文南词在发展过程中,对周边曲艺剧种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艺术元素为黄梅戏所吸纳。

门歌

一种流行于皖中南地区的说唱艺术形式,演唱时常以锣鼓伴奏,因此也叫“锣鼓书”。其风格简朴,长于叙事,不同地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特征:皖西一带门歌称上路或西路,音调高亢嘹亮;无为、芜湖一带门歌称下路或东路,柔和抒情;合肥等地门歌则兼有两路艺术特色。据说明代初期,皖中农民就爱用“一声高,一声低”的“高低调”吟诵唱本,明代末年,江淮地区连年灾害,灾民外出逃生,有人吟唱高低调,沿门乞讨,“门歌”因而得名。

下载权限
查看
  • 免费下载
    评论并刷新后下载
    登录后下载
  • {{attr.name}}:
您当前的等级为
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 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 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 支付以后下载 请先登录 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
您已获得下载权限 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