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辑库>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安徽 徽剧、庐剧经典唱段

会员专享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安徽 徽剧、庐剧经典唱段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安徽 徽剧、庐剧经典唱段

试听

目录

# 曲目 时长

1

贵妃醉酒 – (Drunkened Concubine) 04:23

2

白蛇传 断桥 03:40

3

借罗衣 – (Borrowing Silk Shirt) 02:07

4

梁山伯与祝英台 十八相送 03:15

5

水淹七军 – (Flooded with Seven Troops) 02:53

6

水浒传 醉打山门 01:18

7

秦雪梅 观画 – (Qin Xuemei. Appreciate Paintings) 05:07

8

五女拜寿 花园同树不同根 03:01

9

白蛇传 你怎忍心将我伤 02:33

专辑简介

听见安徽,听见了不同的历史和山水,听见了久远的记忆和动人的质朴情感。浩荡江淮天际流,长歌一曲万里飘,歌声里承载的是每一位安徽儿女念念不忘的回家路。

徽剧

原名“徽调”,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它不仅孕育了京剧,中国南北许多地方戏曲剧种,都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唱腔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可分为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等几大类。据考证,明嘉靖年间,弋阳腔从江西传到安徽,演变成青阳腔等;明末清初,梆子腔传入安徽,在安庆石牌等地演变成拨子,受梆子腔影响,吹腔亦从昆弋腔中脱胎而出,形成四平腔,而后发展出昆弋腔;而后,西北梆子腔南下东进,受昆弋腔影响,在安徽安庆石牌等地形成“拨子”;受梆子腔影响,吹腔从弋阳腔中脱胎而出。吹腔以笛和小唢呐为主奏乐器,曲调柔美婉转;拨子以梆击节,音调高亢激越,二者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形成“吹拨”同剧演出的良好效果。拨子与吹腔互取其长,相互配合,于乾隆年间形成了二簧腔,之后二簧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由此,徽调主要声腔均已形成。

徽剧的多种声腔能表现各种复杂的情感,或委婉细腻,或火爆炽列;多种表演技艺塑造出各类人物形象,留下了丰富的传统剧目,既有历史题材大戏,又有生活小戏。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于徽商的推动,徽剧尤为繁荣,徽班进京,便揭开了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序幕。

庐剧

原名倒七戏,或称“稻季戏”、“道祭戏”,江南人称江北小戏,起源于皖西大别山地区,以皖西民间歌舞为基础,受湖北花鼓戏以及安徽徽剧、黄梅戏影响而形成。其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表演朴素而活泼。早期庐剧全用锣鼓伴奏,而无丝弦,台上演出,后台敲锣,还要帮腔吆台,烘托剧情,渲染气氛。庐剧在长期发展中,形成西、中、东三个流派,其中中部庐剧以合肥为中心,唱腔抒情委婉,唱词通俗易懂。而皖西庐剧以六安、霍山为中心,唱腔高亢嘹亮,保留了较多小嗓唱法,风格接近皖西山歌。

下载权限
查看
  • 免费下载
    评论并刷新后下载
    登录后下载
  • {{attr.name}}:
您当前的等级为
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 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 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 支付以后下载 请先登录 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
您已获得下载权限 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