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辑库>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辽宁 东北二人转、评剧、喇叭戏经典唱段

会员专享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辽宁 东北二人转、评剧、喇叭戏经典唱段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辽宁 东北二人转、评剧、喇叭戏经典唱段

试听

目录

# 曲目 时长

1

王婆骂鸡 03:23
2 马前泼水(Pouring Water in front of the Horse) 03:31
3 墙头记 (The Story of the Wall) 04:18
4 朱元璋斩婿 03:34
5 海瑞除霸 (Hai Rui Eliminates the Bully) 03:24
6 茶瓶记.今天府门外 02:07
7 谢瑶环.来了我忠心报国谢瑶环 04:42

专辑简介

海城喇叭戏,流传于辽宁鞍山及周边地区,因形成于鞍山海城西部地区,主奏乐器唢呐俗名“喇叭”,故习称“海城喇叭戏”。喇叭戏起源于海城秧歌,吸取各地外来声腔,形成了诸腔杂陈的声腔体系。清同治、光绪年间,高跷秧歌盛行,喇叭戏将跷功、手绢功等巧妙融入表演,形成了跷戏结合的演出形式。其剧目大多情节简单,语言朴实,反映朴素的生活故事,具有通俗性、娱乐性的特点;音乐曲调欢快优美,跌宕起伏,节奏性强,适于载歌载舞。

二人转,旧名“蹦蹦”,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广泛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常认为,大约在清代中期由东北大秧歌与关内传来的莲花落融合演变而成,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东北民歌、太平鼓、东北大鼓等民间艺术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其表演形式多样,既有二人饰演多个角色的“双玩艺”,有多人唱叙演出的“群唱”,还有一人表演的“单出头”等;唱腔曲调十分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称,唱词亲切通俗,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评剧,习称“蹦蹦戏”“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等称呼,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民间小曲“莲花落”基础上,吸收东北二人转音乐和剧目演变而成。从民间乡野走向城市舞台,又吸收梆子戏、京剧的唱腔、表演、器乐等,日渐成熟,形成诸多流派,迅速流行于华北及东北地区。20世纪30年代,新闻界以“评剧”之名刊于报纸,闻名全国。其形式活泼自由,唱腔流畅自然,唱词吐字清晰、浅显易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亲切的民间味道,广受欢迎。

下载权限
查看
  • 免费下载
    评论并刷新后下载
    登录后下载
  • {{attr.name}}:
您当前的等级为
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 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 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 支付以后下载 请先登录 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
您已获得下载权限 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
今日签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