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 曲目 | 时长 |
---|---|---|
1 |
Rock ‘n’ Roll Star | 5:22 |
2 | Shakermaker | 5:08 |
3 | Live Forever | 4:36 |
4 | Up In the Sky | 4:27 |
5 | Columbia | 6:17 |
6 | Supersonic | 4:43 |
7 | Bring It On Down | 4:17 |
8 | Cigarettes & Alcohol | 4:49 |
9 | Digsy’s Dinner | 2:32 |
10 | Slide Away | 6:32 |
11 | Married With Children | 3:12 |
专辑简介
*本专辑码率为混合制式,
48kHz/24bit
1. Rock \’n\’ Roll Star
4.Up in the Sky
7.Bring It On Down
9.Digsy\’s Dinner
其他歌曲为96kHz/24bit
从 1991 年成军到 2009 年宣布解散,在横跨近 20 年的音乐生涯中,Oasis 这支英国曼彻斯特五人乐队始终颤颤巍巍地在边缘徘徊,而推进他们前行的动力是混乱与灾难。首专《Definitely Maybe》的诞生也不例外,但这次与 Gallagher 兄弟之间的动荡无关。尽管握有一系列人们耳熟能详的划时代之作,他们在早期也和许多缺乏录音室经验的新乐队一样,面临着老问题:如何在录音介质上重现现场演出的迷人魔力?
不过,听这张专辑时可能你不会察觉到这一点。那浑然天成的傲气和源源不绝的才华,仿佛一面世就是张成熟的现代经典,让人以为 Oasis 可能只用了一个下午就轻松完成录音。然而,首专背后却埋下了一系列隐患,而这些濒临拆伙的波折,远早于 2009 年巴黎演唱会后台那场压垮最后一根稻草的争执。
身为一支现场演出实力强大的乐队,Oasis 于 1994 年 1 月踏入威尔士的 Monnow Valley 录音室时,当然信心满满要将首专打造成一部超凡巨作。为了捕捉那势不可当的临场感,敏锐的 Noel 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录音师 David Batchelor 担任制作人,但这个决定却适得其反。Batchelor 让团员分开录制各自的部分,结果削弱了他们音乐中的锋芒,让原本应该令人目眩神迷的歌曲听起来无精打采。
幸运的是,乐团所属唱片厂牌 Creation 仍对该作充满信心,大笔一挥批准了新一轮录音,以五万英镑的代价作废原版,而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在康沃尔郡的 Sawmills 录音室里,Oasis 的现场调音师 Mark Coyle 临危受命,负责帮助乐团进入最佳状态。Coyle 把此次录音视为一场私密演出,将乐队成员安排在同一房间内,以近距离录制基本音轨,再叠加 Noel 的大量吉他。终于,这一版听起来锐利且张力十足,但依然不够完美。情急之下,曾为 New Order、Billy Bragg 和 Electronic 等担任制作人、混音师的 Owen Morris 应招入队。他运用了一些非常规手段来修饰乐队演奏的不足之处、适量削减 Noel 吉他部分的堆叠,其大胆的混音思路替 Oasis 的歌曲增添剧烈的动态感,为这批歌曲带来了重大突破。他还让 Liam 重新录制了一些人声,使其嗓音成为该时代最诱人的摇滚代表。
越过重重障碍后,Oasis 终于成功催生出这张名垂青史的摇滚专辑。从带有锋利吉他 riff 的《Rock \’n\’ Roll Star》、铿锵有力的大合唱经典《Live Forever》、充满 T. Rex 魅力的华丽摇滚名曲《Cigarettes & Alcohol》,到流露出深切盼望的《Slide Away》,这张专辑将 Oasis 对 60 年代的憧憬和 Sex Pistols 式的轻蔑融合在一起,尽情歌颂着想逃离并超越这平凡生活的渴求。仿佛你突然闯入一个狂热的夜晚,而且完全不想回家。
这张于 1994 年 8 月发行的作品,不仅重塑了英国的音乐版图,让独立摇滚主宰主流文化,更迎来 Britpop 称霸乐坛的黄金时代。当时,它成为了英国史上销量最快的乐队出道作,让 Oasis 一跃成为超级巨星,而 Noel 和 Liam 间的吵吵闹闹,也迅速成为英国小报的头版焦点,不再只是关起门解决的家务事。《Definitely Maybe》就是 Oasis 的一切的本源,是一张至今仍保有初次聆听时的那种不羁和兴奋的唱片。他们曾经历多次尝试,最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