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
目录
# | 曲目 |
---|---|
1 |
我的颜色不见了…是鬼 |
2 | Why Don’t You Come Close |
3 | I feel dizzy, aren’t u lonely |
4 | Hummingbird |
5 | 我想衝破这屋 |
6 | “半空中的小孩” |
7 | 无限土地 |
8 | 囡囡 |
9 | 25 |
10 | 红蜻蜓 |
专辑简介
“我向来觉得,生命就像以根茎维持住生命的植物。它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的,是深藏于根茎处的。露出地面的那一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荣格
25岁,正值人生的夏季,而那些恐惧、迷失、不安全感也像潮水一般涌来。
这两年来SIENA一直在学习与她“露出地面的那一部分生命”相处。它们是情绪,很多很多的情绪,时常像枷锁一般困住她,让她沉溺其中,几乎忘了自己有离开这温床的能力。
作为制作人,SIENA用她特有的合成器语汇将感知无限放大,绘出一个近乎玄幻的世界,时而呼出一种略显怪诞的浪漫主义。而《我想冲破这屋》的世界并非抽离于真实,它更像是将真实世界中被藏起来的那部分生命不断浇灌而生长出的超现实美学。也是SIENA音乐表达中的最真实所在。
作为唱作人,她这次选择用更多从自我根源出发的表达:以中文语感为主心骨,保留方言和从世界各地汲取的音乐养分,落脚在上海这座她称为家乡的城市。而她也在借用这一切来探寻自己看不见的根茎,成长为她真正的生命。
冲破自己被情绪淹没的小屋之后的世界是无限的,正如广袤的大地里还存活着无数微生物一般。她像是双脚从未落地的、刚投胎的灵一样游离着,在学习做一个大人,或者说,在学习做真正的“我”。
《我想冲破这屋》的十首歌以十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刻画出十个冲破情绪藤蔓造就的小屋的瞬间。和世界,和自我,和家庭,时而怪诞时而沉静,时而自由时而悲伤,时而脆弱时而锋利,时而轻飘飘又时而重重地挥出双手,那都是“我”,还在刨根寻底的“我”,在路上的“我”,真正的“我”。
“我”想冲破这屋。
01.我的颜色不见了…是鬼
受悬疑小说“The Readymade Thief”的启发,这首歌讲述女主人公像游离的鬼魂一样回到曾属于自己的世界,在她曾经称为家的每一间屋子里躲藏。好像“屋”成为了她窥探这个世界的秘密钥匙,通往每一个被记忆封锁的幽闭空间——其实我们一直都知道困住我们的是什么。
编曲上受英国乐队Jockstrap等Avant Pop音乐的影响,将弦乐、模块合成器、八音盒等元素交织、冲撞在一起来营造玄妙气氛。
02. Why Don’t You Come Close?
迷失的灵魂问道:你为什么不靠近我?
这首歌用空灵的Alt-Pop创作与电子舞曲结合,刻画出人与灵魂内心的抽离。
每一次灵魂和身体失联的时候就好像飞到了外太空,她不断俯冲向地面,像投胎一样循环往复,不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是爱人,是家人,是朋友…是一切向往的美好。
03. i feel dizzy, aren’t you lonely?
“欢迎来到上海街头”
这首歌邀请到两位极具国际视野的音乐人JZlee和Eric Lau二度合作。在Hip House律动里轻声唱着若即若离的旋律,好像凌晨在城市街头独自舞蹈,像在微醺时刻享受片刻迷失带来的自由,像短暂的情绪释放后随之而来的感伤。
她游走于都市传奇间,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属。
04. Hummingbird (Feat.Haysen郑景曦)
“Hummingbird”译为蜂鸟,SIENA借这个意象写她看到的女人们 – 被凝视着,被夸赞着,住在最美的金丝笼里却不得自由。编曲上,她用两极的碰撞来表达女性视角独有的矛盾和拉扯 – 热情的Jungle律动结合冷峻的Moog DFAM贝斯,挑逗的女声诠释愤怒,而男声部分邀请到颇具亚洲视野的嘻哈音乐人Haysen郑景曦为这首歌增添感性和细腻。
05. 我想冲破这屋
一间属于自己的屋本代表着独立、平静和自由。而在这首歌里SIENA用“屋”具像化所有焦虑、不安全感,和恐惧。
曾几何时为自己套上了无形的枷锁?任其像四周的墙壁一样不断向内挤压,吞噬掉自己原本的样子。
当我们终于透不过气的时候 – 选择冲破这屋。
06. “半空中的小孩”
“半空中的小孩”是一种形态,它在真空宇宙里悬浮着、呐喊着。
它探讨的是我们的记忆、经历加之于潜意识的长期影响,而在社会规则的循环往复下,我们往往麻木得几乎难以感受到那些需要被抚平的忧郁。
曾被关在不得自由的房间里的日子,曾感觉自己像可以随风被卷走的尘埃的日子,它们真的时过境迁了吗?那些面对这个陌生世界的不安全感,是生命最原始的恐惧,或许永远得不到安宁,但呼喊出自己的恐惧,或许是重回自由的第一步。
07. 无限土地
三拍子的华尔兹和略显粗砺的编曲风格,是从90年代和千禧年代的民谣歌曲中得到的灵感,童话般的弦乐和木管交织出一种近乎释然的情绪。此刻的她冲破枷锁,像小孩一样在这片土地上遨游。
给每个迷路的小孩:只要心是无限的,那脚下的土地也会是。
08. 囡囡
这是一首加入江南丝竹元素的Afrobeat舞曲,和南非音乐人Nana Atta和Kay Faith一起创作完成。邀请到作曲家周峻辉演绎富有江南风味的曲笛作为主旋律,而Nana用南非语言Swati诠释的吟唱像世界另一端的母亲在和她对话。
“囡囡啊,想唔伐”这句是上海话,它来自小时候对妈妈最深刻的记忆,是“家”对她来说最直接的表达。
09. 25
这首歌的副歌是一个时间轴 – 15 20 21 25…在被钢筋水泥包裹的城市里透不过气,却每一刻都要重组自己 – SIENA把这种感觉写成歌。
当失去真实感知的时候,希望这个25岁的小孩可以带我们找回无时无刻都可以重新开始的心力和勇气。
10. 红蜻蜓
这个社会有两样东西被讨论的过多,一个是如何走出某个困境后的心德,另外一个是困境本身。而往往会忽视掉走出困境本身就是人生的一大课题,它是永远在循环,永远在重生,永远在修复的过程,像红蜻蜓一次次撞进人间,不断悬停,自愈,却从未真正飞到某个地方或真正停下。
“《我想冲破这屋》并非完成时态,而是我的生命不断延伸的状态,一种或许永远得不到满足、一直在绕圈的进行时,而我的生命或许不是某一种事物,而是推动它滚动的能量本身。我想这张专辑停在这里刚刚好。”——SIENA
视觉企划:孙洋洋 @ABY, SIENA
封面设计:潘郑仲(Made By Sandwich)
封面拍摄及后期:杉木Sunmon (杉木视务所)
妆发:冯华钰
造型:ZUZU
宣传:Muzi Li & Xinyi Wang @西北土特产
文案:木一MUYI, SIENA
特别鸣谢:Cashmere Studios Ear:2024音乐人支持计划 / Artist Be Yourself / Xyla